来自香港的陈永良是一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在中山购置了房子,“以前花3个多小时才能从香港的家回到中山的家,自从‘港车北上’政策实施后,两个小时内就到了。”
7月1日,他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至今已自驾“北上”近20次,每次都会顺路购物再回香港,比较省钱,“我有朋友还因为这个政策,决定在广东买房”。
2023年7月1日0时9分,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一辆车牌号为LL7999的香港机动车,经查验后驶入珠海,“港车北上”政策自此宣告落地。
一行满载往返,一车周游八方。“港车北上”政策实施两周年之际,港珠澳大桥的香港单牌车通行突破了285万辆次。香港居民驾车经港珠澳大桥“北上”旅游观光、休闲消费已成为潮流,还带动了投资创业。从“澳车北上”到“港车北上”,再到即将推出的“粤车南下”,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与融合发展正在提速。
催生“北上购物”现象
“2017年,我在中山买了房子,以前要花3个多小时才能从香港的家回到中山的家。”金桥司徒邝(南沙)联营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陈永良记得,首次自驾“北上”是在2023年11月,“那年,得知港车可以‘北上’后,我便马上申请了。”
他告诉南都记者,至今已自驾“北上”近20次,“最大的体验是节省了很多时间”。他还摸索出驾车的最佳时段,两个小时内便可以从香港抵达中山家中。“开车去内地的超市、市场购物,很容易找到停车位。我们每次都会顺路买点日用品、蔬菜水果牛奶回香港,很省钱。”
陈永良的不少朋友都申请过“港车北上”,“有些人纯粹是为了去内地消费,还有些人因为这个政策,决定在广东买房。”
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完成“港车北上”边检备案车辆已超过10.8万辆、备案司机超12.9万人,经该边检站查验的出入境“港车北上”数量已超过285万辆次。
一行满载往返,一车周游八方,香港居民驾车经港珠澳大桥“北上”旅游观光、休闲消费已成为潮流。尤其是周末假期,口岸“北上热”现象更为明显。
据边检部门统计,今年周末及节假日期间,香港单牌车日均通行量超8600辆次,占口岸客车总量比例超过40%。劳动节假期,“港车北上”单日最高通行量达到1.5万辆次,刷新政策实施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
自“港车北上”政策实施以来,香港居民的生活半径持续扩大,还催生了“北上购物”等新现象。
“今年国家推出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很多香港居民专门驾车到店里采购家电,有的是在内地购置房产需要配套,也有人买回香港使用,人数增加了两倍。”珠海泰锋电器香洲旗舰店店主蔡满玉表示。
“港车北上”也为香港年轻人创业就业,创造了更多机遇。
香港青年陈国燊在珠海成立了一家传媒公司,主要承接湾区文旅资讯对港推介业务。“现在内地商家更重视对港方向宣传,香港居民对湾区资讯也更加关注。我们以‘港车北上’为主题打造宣传产品,自己开着单牌车到各地亲自体验、宣传推介,反响很不错,找我们合作联系的商家越来越多。”陈国燊打算继续拓展公司规模,制作更多作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历史性的一刻
2023年7月1日0时9分,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一辆车牌号为LL7999的香港机动车经查验后驶入珠海,成为历史性的一刻。
“‘港车北上’是国家的大事、香港的大事,今天又是香港回归纪念日,非常荣幸作为首位入境车主见证这样令人激动的历史时刻。”首名“港车北上”入境车主李先生兴奋地向南都记者说道:“以后我们往来广东更加便利,珠海和粤西地区有着很好的创业优势,我和身边很多朋友都希望有机会到这边发展。”
“我从家里开车出来,到这里大概用了1个多小时,一路都特别通畅,办理入境手续可以免下车,体验感很好,以后自驾到广东居住生活、经商就业,或者探亲旅游,又快又便捷,真正实现了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另一名香港车主陈先生说道。
2023年5月1日,《广东省关于香港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的管理办法》对外公布,从2023年6月1日9时起开始接受香港机动车车主申请,7月1日零时起,符合条件的香港机动车车主在港方预约通关获准后,就可以驾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驶入广东。预计约45万名香港机动车车主将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
据介绍,“港车北上”政策是中央支持香港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稳步推进,粤港澳三地人员往来、经贸合作更加紧密和频繁,越来越多的香港居民选择到内地居住、经商、就业或者探亲旅游,驾车往来两地的交通需求进一步增大,对“港车北上”政策热切期盼。
政策实施后,香港居民驾车往来粤港两地更为方便、更为自主。该政策的落地实施,是粤港两地近年来成功合作的一项大好事,有利于实现更为密切、更为方便、更为自主的人来人往、车来车往,进一步增强香港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对促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具有积极意义。
今年6月28日一早,香港司机赖志荣带着一家人踏上“北上”之旅,先去中山吃农家菜,再去广州摘荔枝。“我基本每周都来一次,自己开电车很方便又省钱,内地吃喝玩乐选择很丰富,消费性价比又高,体验很不错。”
自2023年年底首次申请以来,赖志荣现在已经自驾“北上”超过30次,足迹遍布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城市,为了方便出行,前不久他还专程在香港买了台国产新能源车。
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相关负责人曾向南都记者表示,为进一步用好港珠澳大桥及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香港特区政府从“港车北上”汲取经验之余,将探索更多便利两地往来的措施。
大湾区互联互通提速
“港车北上”落地前,2022年12月20日起,“澳车北上”政策已先一步施行。
从2023年1月1日起,澳门私家车正式入粤,成功预约后的车辆可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驶入广东。预计约8万澳门车主可享受这个政策红利。
如今,在港珠澳大桥口岸就能看到许多澳门机动车通关往返。每逢周末、节假日,口岸通行的单牌车更是川流不息,他们有的是探亲访友,还有很多是“家庭游”。
2024年12月,拱北海关方面曾介绍,连接珠海与澳门最繁忙的拱北口岸,当年1至10月进出境人员已超9000万人次,日均超30万人次。“形象地说,这相当于一个小型城市规模的人口流动。”
港珠澳大桥呈现出人、车、货“三向齐增”良好态势,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黄金通道。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施行之后,又一项全新的通关利好政策落地。
2023年12月12日,“经珠港飞”政策开始实施。“经珠港飞”指的是,通过港珠澳大桥陆路接驳实现“空-陆-空”国际联程转运,即国内旅客可由“国内出发地-珠海机场-港珠澳大桥-香港机场-国外目的地”的路线飞往国外;国外旅客可由“国外出发地-香港机场-港珠澳大桥-珠海机场-国内目的地”的路线进入国内。
这也意味着,经港珠澳大桥前往香港国际机场的旅客,完成内地边检部门查验后,无须办理香港入出境手续,便能直达机场。
“经珠港飞”充分发挥了客货流转效应,为珠海创造更多商机,亦有利于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机场业务合作,创新珠、港两地机场合作模式,实现资源整合互补,带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与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速。
“粤车南下”即将推出
随着粤港两地合作日益频繁,互通往来也更见紧密。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表示,乐见不少港人喜欢趁周末或长假期到内地旅游,“港车北上”成功推展,“粤车南下”也即将推出,将进一步为粤港经济带来益处。
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深化与大湾区协作,其中,位处东莞的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将货物经水路运抵香港,无须再在香港通关,即可利用空路转送世界各地。
李家超称,这个做法省时及降低运输成本,同时有助于巩固香港的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是大湾区合作的成功典范。
内地与香港在创科发展方面同样密不可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今年内将有首批企业进驻,李家超认为,园区成功结合了深港两地的优势。
他指出,在科技、数码竞争力等方面,香港在国际上名列前茅,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两地强强联手,将香港与深圳的优势集合、融合,可达至“一加一比二大”的效果,既发挥中国优势,也发挥国际优势。
早前,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表示,香港正与广东携手为粤车入境香港市区作预早准备。在包括总量控制、口岸通关、风险管理、提升配套设施等不同方面着手,予以周全考虑。
按照相关安排,“粤车南下”将达至有序推展、用家欢迎、市民安心、社会受惠,“从而无需为粤车另设有关车辆的限制区域或道路”。
陈美宝表示,务求争取于今年内尽快公布相关细节。“粤车南下”作为“港车北上”的反向互惠安排,合资格的广东私家车可在无需取得常规配额,以及在已提前预约的条件下,经大桥到香港作短期商务、探亲或旅游。
作为“粤车南下”的一部分,香港机场管理局正分阶段完成在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上的自动化停车场,包括“转机停车场”及“访港停车场”,供广东及澳门非营运私家车经大桥来港停泊。机管局会配合“粤车南下”整体时间表启用自动化停车场。
“‘港车北上’让更多香港人有机会了解内地的社会面貌。”作为一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陈永良见证着大湾区的互联互通与融合发展长沙配资平台,“我相信,‘粤车南下’推行后,将为香港经济注入‘强心剂’。”
英赫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